概述洋辣子學名叫褐邊綠刺蛾、刺毛蟲,全身有無數針狀細毛,內含堿性毒液,刺入皮膚而會引起局部皮膚紅腫、出皮疹,且自覺瘙癢。
被洋辣子蜇傷引起皮膚紅腫稱為刺毛蟲皮炎,患者發病前均有刺毛蟲接觸史。
癥狀患者接觸洋辣子后,接觸部位被刺傷,隨即可見此處皮膚出現米粒至豌豆大或更大的蕁麻疹樣皮疹或較大的腫脹,并且周圍繞有邊界不清的紅暈。此紅暈經6~7小時后消失,遺留下米至黃豆大的紅色斑丘疹,自覺有瘙癢、刺痛及燒灼感?;颊哂忠蝠W而搔抓患處,以致反復發作。同時其斑丘疹又可轉化為風團樣反應。這樣反復發作,1~2周才能完全消失。偶可發生水皰,但較少見。皮疹多發生于面部、頸部、手部、前臂等外露部位。
刺毛蟲皮炎蕁麻疹樣皮疹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刺毛蟲皮炎紅色斑丘疹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刺毛蟲皮炎風團樣皮疹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本病是刺毛蟲的毒毛刺傷皮膚所致的急性皮炎,多發生于炎熱的夏季,好發于在樹下納涼或嬉戲的兒童。
診斷根據刺毛蟲接觸史,刺傷后皮膚發癢,不久即感外癢內痛的特點,即可診斷。皮疹中央用放大鏡檢查??砂l現刺毛,有助診斷。
治療在刺毛剛進入皮膚時,可用橡皮膏或膠布粘貼患處,并立即取下,如此反復數次,可將未深人皮內的部分刺毛拔出。局部外搽1%~2%酚或薄荷爐甘石洗劑,或用1%~2%明礬溶液濕冷敷。皮疹較多且密集在一處時,可用1%鹽酸依米丁水溶液3ml在患處近心端部位做皮下注射,可迅速見效。癥狀嚴重給予抗組胺藥或鎮痛藥及糖皮質激素。
[1]窄秀鳳.小兒皮膚病防治 第2版[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10-111.
[2]王寶璽,中華醫學百科全書 臨床醫學皮膚病學[M].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01: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