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出汗在中醫看來,多由濕熱內蘊、氣血不暢、脾胃虛弱、陰虛火旺及陽氣不足等病因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檢查,并合理處理。
1、濕熱內蘊:濕邪侵入體內,郁久化熱,形成濕熱內蘊。濕熱之邪循經下注,可能會導致腋下汗腺分泌旺盛,出現多汗癥狀。常伴有口苦、口干、小便黃赤、大便黏膩不爽等濕熱表現。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龍膽瀉肝丸、茵陳五苓散、四妙丸等中成藥進行治療。
2、氣血不暢:氣血運行不暢,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可能會影響汗腺的正常功能,導致汗液分泌異常增多。常伴有胸悶、氣短、乏力、面色蒼白等氣血不足表現。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血府逐瘀膠囊、八珍顆粒、歸脾丸等中成藥進行調理。
3、脾胃虛弱:脾胃虛弱,運化水濕功能減退,可能會導致體內濕濁之氣積聚,濕熱循經下注腋下,引起多汗。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消化不良癥狀?;颊呖梢栽卺t生的指導下服用參苓白術散、香砂六君丸、健脾丸等健脾和胃、利濕止瀉的中成藥進行治療。
4、陰虛火旺:陰虛火旺,體內津液虧耗,虛火上炎,逼迫津液外泄,形成盜汗或多汗。常伴有潮熱、盜汗、心煩失眠、口燥咽干等陰虛火旺表現?;颊呖梢栽卺t生的指導下服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滋陰降火、固表止汗的中成藥進行調理。
5、陽氣不足:陽氣虛弱,衛表不固,可能會導致汗液外泄過多,形成自汗。常伴有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精神萎靡等陽虛表現?;颊呖梢栽卺t生的指導下服用金匱腎氣丸、玉屏風顆粒、附子理中丸等溫陽益氣、固表止汗的中成藥進行治療。
此外,患者恢復期間應該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勞累、熬夜,以免影響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