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前五大癥狀一般有宮縮、見紅、破水、胎兒下降感、腹痛。
1、宮縮:臨產前的宮縮起初可能不規律,強度較弱,間隔時間較長,隨后逐漸變得規律且強度增加,持續時間延長,間隔時間縮短。這是子宮在為分娩做準備,通過收縮促使宮頸管消失、宮口擴張。孕婦會感覺腹部發緊、發硬,有類似痛經的疼痛感。建議孕婦記錄宮縮的時間和強度,如果宮縮頻繁且規律,每5-6分鐘一次,持續30秒以上,應及時就醫,醫生會進行檢查評估宮頸口的情況,確定是否進入產程。
2、見紅:分娩發動前24-48小時內,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與宮頸管內的黏液混合后經陰道排出,稱為見紅。見紅的出血量一般較少,呈淡紅色或褐色。孕婦發現見紅后不必驚慌,可先做好入院準備,如洗漱、整理待產包等,但如果出血量較多,超過月經量,應立即就醫,因為這可能是胎盤早剝等異常情況,需要緊急處理。
3、破水:胎膜破裂,羊水從陰道流出,稱為破水。破水時,孕婦會感覺有較多液體不受控制地從陰道涌出,可能是清亮的羊水,也可能略帶白色絮狀物。一旦破水,應立即平臥,墊高臀部,防止臍帶脫垂,并及時就醫。醫生會通過檢查確定羊水的情況,并根據孕周、胎兒狀況等決定下一步的處理措施,如誘導分娩或剖宮產。
4、胎兒下降感:在分娩前幾周,胎兒頭部會逐漸下降進入骨盆,孕婦會感覺上腹部輕松,呼吸較前順暢,食欲增加,但可能會出現尿頻、下腹部墜脹等不適。這是胎兒入盆的表現,預示著分娩即將臨近。孕婦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同時注意觀察自身癥狀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
5、腹痛:除了宮縮引起的腹痛外,部分孕婦在臨產前可能會出現類似經前的下腹部隱痛或墜脹感,這是由于子宮收縮以及胎兒入盆對周圍組織的壓迫所致。如果腹痛持續不緩解,或者伴有陰道出血、胎動異常等情況,應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異常情況,如胎盤早剝、子宮破裂等嚴重并發癥,確保母嬰安全。
臨產前孕婦要密切關注自身身體變化,了解這些常見癥狀。當出現上述癥狀時,不要慌張,按照相應的建議進行處理。如果對癥狀有疑問或不確定是否為臨產征兆,應及時就醫,遵醫囑對癥治療,順利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