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術后下床后頭疼與多種因素有關,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致,如麻醉后遺癥、術后應激反應,還可能是由于椎動脈痙攣、神經功能異常、腦水腫、腦脊液漏這些病理性因素引起。
一、生理性因素:1、麻醉后遺癥:頸椎手術過程中常采取腰椎管麻醉等全身麻醉方式,術后多需臥床6小時,若術后下床過早可能引起腦組織液外滲,故出現頭痛的癥狀,建議臥床休息,或應用氨酚待因片等藥物以減輕疼痛;
2、術后應激反應:由于頸椎手術后尚未完全恢復,可能出現頭痛的癥狀,此時多無需緊張,可遵醫囑應用頸復康顆粒進行治療。
二、病理性因素:1、椎動脈痙攣:由于頸椎手術過程中不慎刺激椎動脈,誘發椎動脈痙攣,導致血液難以供應腦組織,造成腦缺血、缺氧的發生,故可出現頭痛的癥狀。此時多建議適當臥床休息,并予以氧氣吸入以改善不適癥狀;
2、神經功能異常:因手術過程中牽拉頸部交感神經或損傷局部神經,造成神經功能異常,誘發腦部血管強烈收縮,故出現類似表現,建議適當臥床休息,并遵醫囑使用維生素B12片、甲鈷胺片、銀杏葉片等藥物以起到營養神經的作用;
3、腦水腫:因頸椎手術導致腦組織水分增多,腦體積增大,故出現頭痛、頭暈、顱內壓增高的癥狀,下床后造成不適癥狀加重,建議使用呋塞米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藥物以促進顱內壓降低;
4、腦脊液漏:在頸椎手術過程中損傷硬脊膜和軟脊膜,造成腦脊液流失過多,可出現低顱壓性頭痛,建議遵醫囑臥床休息,并使用氯化鈉溶液進行補液以補充腦脊液,若持續3周仍未愈合建議進行手術修補。
建議患者在手術后適當制動頸部,在3個月之內盡可能避免過度屈、伸、旋轉活動,讓骨頭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下去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