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結束后的第二天并不建議進行造影檢查,通常的臨床建議是在月經結束后的三到七天內進行造影,并確保完成所有必要的檢查,除非有明確的禁忌,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檢查。
大多數女性在月經結束后的三天內,子宮內膜才會達到完全修復的狀態。在這段時間里,殘留的少量月經血已經被身體吸收,因此在月經結束后的第二天,不建議進行造影檢查。否則,這些殘留的月經血有可能轉化為細菌的培養基,從而可能引發各種感染,如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甚至可能導致盆腔發炎,另外也不能因為月經周期中出現不規則流血就認為是經期異常,這是錯誤的認識。一般來說,女性的月經是由于卵巢周期性地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導致子宮內膜脫落,從而引發陰道出血。月經之所以能保持清潔,是因為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得到修復,血竇得以完全封閉。
在進行造影檢查之前,女性應避免進行同房,也不應進行陰道沖洗或陰道塞藥。只有在婦科檢查、白帶常規化驗、B超檢查、血常規和凝血時間檢查均未發現問題的前提下,才應進行造影檢查,并需得到家人的陪同和簽字確認。完成檢查后,應在醫院進行為期一小時的觀察,除非感到不適,否則不得離開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