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骨下面有疙瘩疼痛,即下頜骨下面出現疼痛性結節,多考慮與皮脂腺囊腫、毛囊炎、下頜淋巴結炎或者口腔惡性腫瘤有關。此時需要去醫院口腔科進行檢查,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診斷不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1、皮脂腺囊腫: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而導致,常發生于頜面部,囊腫與皮膚緊密相連,中央可以有一小色素點,如同疙瘩狀,一般無自發癥狀,如果繼發感染則可以出現疼痛、化膿的病變,引起下頜骨下面出現疼痛性結節的情況。皮脂腺囊腫治療主要為手術切除為主,一般沿著皮紋方向進行手術治療,需要將囊壁及周圍皮膚一并切除,但感染急性期需要先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藥物控制感染;
2、毛囊炎:主要是由于毛囊及其周邊組織發生急性化膿性炎癥導致的疼痛,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樣小疙瘩,以后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樣疙瘩,即紅色丘疹有白頭狀疙瘩,臨床包含癤和癰,常有局部疼痛。毛囊炎較輕時可以局部治療 ,比如使用紅霉素軟膏等藥物在局部涂抹,還可以用高滲鹽水進行濕敷,或外用阿達帕林凝膠治療。感染較重時可以全身用藥或切開引流治療,如注射慶大霉素,或口服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等藥物控制感染,局部注意避免損傷;
3、下頜淋巴結炎:淋巴結是機體的免疫組織,當存在感染炎癥的情況下容易導致下頜區腫痛,多表現為淋巴結腫大,如同疙瘩狀,伴隨壓痛。對于下頜淋巴結炎,需要進行彩超檢查以及抽血查血常規明確診斷,并且對癥應用抗菌藥物,如使用頭孢克肟、紅霉素等進行治療;
4、口腔惡性腫瘤:一般發生于中老年,生長速度較快,一般呈浸潤性生長,邊界不清,無包膜,表現為粘連固定的疙瘩狀,表面存在出血、壞死、潰瘍等癥狀,還可能存在惡臭味,可有疼痛癥狀??谇活M面部腫瘤需要盡早去醫院進行彩超、CT、核磁共振檢查,明確病變的范圍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確定后一般以手術切除治療為主,手術治療后需要進行適當的放療、化療以降低發生復發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