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濕疹可累及胳膊,表現為皮膚粗糙、干燥,表面有丘疹、丘皰疹,可破潰出血并形成血痂。
該病的發生可能與各種內、外部因素相互作用有關,需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癥狀濕疹可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慢性濕疹,均可發生在胳膊,但具體癥狀存在一定的差異。
急性濕疹:
常表現為紅斑基礎上的針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嚴重時可出現小水皰,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常因搔抓形成點狀糜爛面,可有血性滲出,并形成大小不一的血痂。
急性濕疹胳膊血痂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亞急性濕疹:
可表現為紅腫及滲出減輕,但仍有丘疹及少量丘皰疹,皮損呈暗紅色,有少許鱗屑及輕度浸潤,患者皮膚上仍覆有形狀不規則的血痂。
亞急性濕疹胳膊血痂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慢性濕疹:
可表現為患部皮膚浸潤性暗紅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鱗屑,局部皮膚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蘚樣變、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可因過度搔抓導致局部破潰、出血,并形成薄厚不均的血痂。
慢性濕疹胳膊血痂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濕疹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慢性感染病灶、內分泌及代謝改變、血液循環障礙、神經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等內部因素有關,也可能由食物、吸入物、生活環境、動物毛皮、各種化學物質等外部因素誘發或加重。
治療濕疹患者皮損無滲出或滲出不多時,可局部使用醋酸潑尼松乳膏、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滲出較多時可使用硼酸溶液、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等進行局部冷濕敷,待滲出減少后再選用糖皮質激素霜劑,與油劑交替使用。
以上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1]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09.
[2]方洪元,邢衛斌,張秉新,徐海環.實用皮膚性病手冊.第1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