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靜息狀態下的心率范圍為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可稱為心動過緩,高于100次/分可稱為心動過速。心率在50-107次/分波動,可見于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見于病理性因素導致,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定。但如果長時間心率過快或過慢且伴隨胸悶、氣短等癥狀,則建議及時就醫診治。
一、生理性因素對于部分特殊人群,如運動員或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員,靜息狀態下心率可能低于60次/分,一般無明顯不適癥狀,無需特殊處理。此類人群在運動后、飲酒或咖啡、情緒激動等情況下,因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即可出現心率增快的現象,可能高于100次/分,造成心率50-107次/分忽高忽低的現象,但通常在安靜休息0.5小時左右,即可恢復至正常心率范圍,一般不需要特殊干預。
二、病理性因素因為疾病導致心率增高,服用藥物后原發疾病得到控制,心率可恢復正常,從而出現心率50-107次/分忽高忽低的現象。
1、發熱及甲狀腺功能亢進:可使機體呈現高代謝狀態,從而出現心率高于正常范圍。如果因服用藥物治療疾病,如發熱進行物理降溫或遵醫囑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進行退熱處理,可使心率恢復正常。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咪唑類和硫氧嘧啶類藥物進行規范化治療,常見藥物包括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等,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心率即可恢復正常;
2、貧血及出血:患者由于機體血容量減少、反射性興奮交感神經,導致心率增快。在糾正貧血或出血狀態后,心率即可恢復正常,從而造成心率50-107次/分忽高忽低的現象;
3、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心臟具有代償功能,可能反射性出現心率增快等現象??梢宰裾蔗t囑進行利尿、強心、擴血管等治療,常見藥物包括呋塞米、地高辛以及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等,較好控制病后,心率可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