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眼之間的鼻梁凹陷處疼痛,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見于急性鼻竇炎、真菌性鼻竇炎、癤等病理性原因。發病后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大部分患者需要做血常規檢測、鼻內鏡檢查,部分患者需要做鼻竇CT及鼻竇核磁共振檢查,明確診斷以后,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一、生理性原因:日常生活、工作中長時間用眼,經常使用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且夜間睡眠不足,導致用眼過度,出現眼部疲勞,可引起鼻梁凹陷處疼痛。平時應注意休息,盡量避免長時間用眼,用眼一段時間后,可以眺望遠處,緩解眼部疲勞。還可以做眼保健操保護眼睛,必要時還可以遵醫囑點滴緩解視疲勞的滴眼液,如玻璃酸鈉滴眼液等。
二、病理性原因:1、急性鼻竇炎:主要是由于急性細菌感染發炎導致,細菌感染以后,導致鼻腔鼻竇黏膜充血、紅腫,阻塞鼻竇竇口,引起阻塞性疼痛。也可能是由于炎性分泌物積聚,刺激鼻部神經,導致神經性疼痛。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生素進行抗炎治療,比較常用的藥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克拉霉素緩釋片、頭孢克洛膠囊等;
2、真菌性鼻竇炎:主要是由于毛霉菌或曲霉菌感染導致,比較常見的發病部位為上頜竇。真菌感染以后,可以阻塞竇口,導致引流不暢,對于鼻竇周圍的正常結構,如眼眶、前顱底、眼球等部位,會出現壓迫或侵犯,引起鼻梁處疼痛、不適。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案,是鼻內鏡下鼻竇開放術,術后可遵醫囑使用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酮康唑等;
3、癤: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通常是一個或者多個紅色、半球形疼痛的結節,可發生于鼻梁凹陷處。多數癤可自行破潰、愈合,一般不需治療。嚴重者需行手術治療。
除以上相對常見原因外,還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鼻腔鼻竇腫瘤等,如內翻性乳頭狀瘤、鼻竇鱗癌、鼻咽癌等,腫瘤病變破壞正常的鼻腔鼻竇結構,壓迫神經,并出現侵襲性生長,容易導致疼痛。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