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主要有三個階段,分別為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如果患者正處于體溫上升期或體溫下降期,敷額頭一般用熱毛巾;如果患者處于高溫持續期,敷額頭一般使用冷毛巾。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高熱不退的情況,通常需要及時就醫。
人的正常體溫一般為36-37℃,超過37.4℃可定為發熱。在臨床上,患者出現發熱癥狀后,一般會先進入體溫上升期,在體溫上升過程中,患者會出現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皮膚蒼白、畏寒、寒戰等癥狀。此時,患者的皮膚一般無汗,可以通過用熱毛巾熱敷額頭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進而幫助人體出汗,達到幫助退熱的目的。
隨著體溫的上升,患者可能會進入高熱期,在此期間寒戰癥狀一般會消失,皮膚蒼白、四肢冰涼的癥狀也會得到明顯改善,但是面部、軀干等部位可能會發紅,全身還會有燒灼感,同時還會伴隨有呼吸加深、加快、全身出汗的癥狀。此時,患者如果要用毛巾敷額頭,一般要選用冷毛巾,因為此時使用熱毛巾可能會進一步使體溫上升,容易加重發熱癥狀。
患者處于高熱期,如果物理降溫的方式無效,患者需及時去醫院進行體溫測量,并遵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等藥物來退熱。使用藥物進行退熱處理后,患者通常會進入體溫下降期,在此期間,患者會全身出汗,體溫可在數小時內迅速下降至正常,有時可略低于正常,常伴有大汗淋漓的情況,患者可以用熱毛巾熱敷額頭,以防體溫急劇下降,容易引起身體不適,如四肢冰冷、畏寒等。
綜上所述,發熱后,如果患者正處于體溫上升期或體溫下降期,可以用熱毛巾熱敷額頭;如果患者處于高熱期,一般用冷毛巾熱敷額頭。另外,如果物理降溫無效,患者應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