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領域,濕疹通常稱作濕瘡,有濕熱浸淫證、脾虛濕蘊證、血虛風燥證。如果需要通過中醫治療胳膊濕瘡,一般需要辨證用藥。
1、濕熱浸淫證:此類濕瘡發病較急,可導致胳膊處有對稱分布的、伴有劇烈瘙癢的潮紅皮損。患者可以遵醫囑選用梔子、黃芩、澤瀉等中藥材,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黃柏膠囊、苦參膠囊等中成藥,以清熱利濕,改善癥狀。
2、脾虛濕蘊證:若屬于該證型,發病速度通常較慢,皮損可有糜爛、附著鱗屑等表現?;颊呖梢栽卺t生指導下選用能夠燥濕健脾的藥物,如蒼術、陳皮等中藥材,以及六君子丸、木香順氣丸等中成藥,以促使皮膚狀態好轉。
3、血虛風燥證:如果局部濕瘡屬于血虛風燥證,病程通常較長,局部可有色素沉著、皮膚粗糙等表現?;颊呖梢宰襻t囑使用白芍、當歸等藥物來養血,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濕毒清膠囊、烏蛇止癢丸等中成藥進行治療,以養血祛風、燥濕止癢。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避免抓撓患處,不要過度燙洗局部皮膚,以免加重皮膚受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