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了一般是掛皮膚性病科。
大多數情況下,蜈蚣咬傷人體時會釋放出一種毒素,在咬傷局部可出現皮膚疼痛、燒灼感、瘙癢、紅斑、充血、水皰、皮下出血、水腫、表皮壞死和脫皮等癥狀,同時可產生淋巴管炎。但全身反應較輕,患者大多表現為畏寒、發熱、頭痛、惡心、嘔吐、脈搏增快、譫語及抽搐等不良反應。
被蜈蚣咬傷后,患者需要立即使用肥皂水清洗傷口,然后患者要迅速使用止血帶,在傷口近心端5至10厘米處用止血帶扎緊,以免毒素擴散。出現上述情況的患者,通常需要立即前往醫院的皮膚性病科就診,判斷皮膚受損的嚴重程度,并給予相應的處理。
明確病情后,患者需要進行清創處理,然后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過氧化氫溶液、鹽酸西替利嗪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魚腥草、蒲公英、五靈脂等中藥進行治療。同時應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干燥,避免用臟手抓撓患處。
日常生活中患者外出時應做好防護準備,居家期間應做好殺蟲處理,避免再次被蜈蚣咬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