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HIV感染的癥狀性階段,其癥狀會因不同的機會性感染而有所變化,因此艾滋病的診斷并不完全依賴于癥狀,所以患者的身體狀態與艾滋病相符。如果在八個月內無法檢測出,可能并非真正的艾滋病,可以通過實驗室測試或核酸檢測作為參考,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艾滋病是一種由HIV感染引起的癥狀性疾病階段,在這一階段,適應性免疫系統因HIV的破壞而出現嚴重的免疫缺陷。平時能夠和平共存的微生物有可能導致嚴重的疾病,這些疾病被稱為機會性感染,例如肺孢子菌肺炎和CMV性視網膜炎等。這些患者常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或化學治療來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不同的機會性感染會導致不同的癥狀表現,例如肺孢子菌肺炎會導致發熱、乏力、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等,而CMV性視網膜炎可能會表現為漸進性視力喪失、飛蚊癥等。因此對這些患者應盡早明確是否有機會性感染及可能發生何種類型的機會性傳播疾病,以便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雖然某些偶發性感染可能被認為是艾滋病的指示性疾病,例如肺孢子肺炎,但其確診仍需依賴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常規的抗體測試在艾滋病期間可能由于嚴重的免疫抑制而導致測試結果為陰性,特別是在高度懷疑艾滋病的情況下,該方法能夠直接對HIV核酸進行檢測,無論是兩次核酸的定性陽性還是核酸定量超過5000拷貝/毫升的初篩陽性,都可以作為確診的重要依據。
當懷疑患有艾滋病時,務必前往正規的醫療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以實驗室的檢測結果作為評估依據。如有感染癥狀和體征,可做血常規檢驗,但最好不要做細菌學或免疫學檢測。如果被確診患有艾滋病,應當積極地與醫生合作進行抗反轉錄病毒的治療,以實現免疫功能的重建并保持其正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