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用酒精擦手有一定益處,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用酒精擦手具有消毒殺菌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雙手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物品,從而沾染大量的細菌、病毒和其他病原體。酒精能夠使細菌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凝固,從而達到殺滅效果,可有效預防一些通過接觸傳播的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的傳播。尤其是在流感高發季節、前往醫院等公共場所后或者接觸過公共物品后,用酒精擦手可以降低感染風險。然而,頻繁或過度使用酒精擦手也有不利之處。酒精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和脫脂性,會帶走手部皮膚表面的水分和油脂,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手部皮膚干燥、粗糙,甚至出現皸裂、脫皮等現象。而且,如果手部皮膚有破損,酒精接觸后會產生刺痛感,還可能影響傷口愈合,增加感染風險。
在使用酒精擦手時,應選擇合適濃度的酒精,一般醫用消毒酒精濃度為75%。使用時避免接觸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不要在皮膚破損處使用酒精。擦手后可適當涂抹護手霜,補充手部皮膚流失的水分和油脂,保持皮膚的滋潤。同時,酒精應放置在兒童不易接觸到的地方,防止誤服。如果在使用酒精擦手過程中或之后,手部出現紅腫、瘙癢、疼痛等不適癥狀,患者必須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不可自行隨意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