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嬰兒血小板正常值為(100-300)×10^9個/L,血小板600多是超過正常范圍的,通常考慮為生理性增高,以及感染、血液系統疾病、缺鐵性貧血等病理性增高。若為生理性因素導致,則不嚴重,可通過多補充水分使其逐漸下降,若為病理性因素引起可能比較嚴重,需要前往醫院進行更為詳細的檢查,再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治。
一、生理性增高:多見于家中太熱,嬰兒出汗較多或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導致。這種情況應適當多補充水分,家中室內溫度應控制在23-25℃,再對寶寶進行觀察,若未下降應前往醫院進行疾病排查。
二、病理性增高:1、感染:嬰兒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現細菌、病毒感染的情況,尤其是病毒感染后會出現血小板增高的情況。當處于發燒、感冒、感染性疾病或炎癥性疾病的時候,血小板也會偏高。另外認為血小板是炎性指標,是反應性增高。一般嬰兒受到感染后,會出現虛汗、頭暈、明顯的四肢無力表現。建議給予頭孢菌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或口服抗病毒口服液進行治療,以使嬰兒血小板數值恢復正常;
2、血液系統疾?。喝绻撬柙鲋承约膊?,如果血小板高,應先做血常規,必要時做骨穿明確診斷。但嬰兒血小板高大部分都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需要多喝水防止出現血栓。同時建議去血液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如阿司匹林等,以使嬰兒血小板數值恢復正常;
3、缺鐵性貧血:嬰兒出現貧血的時候,機體代償性造血明顯活躍,從而能使得血小板增高。這種情況建議及時補充鐵劑,以使嬰兒血小板數值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