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會有鼓包可能是正確的,考慮是藥物注射到肌肉引起的;也可能是不正確的,與操作因素、機體因素等相關。
1、藥物注射到肌肉:皮下注射是指將藥液注入皮下組織,常用注射部位為上臂及股外側,這些部位的皮下脂肪相對較少,注射時容易直接將藥物注射到肌肉處,在肌肉內進行注射時特別容易出現起包、皮疹、斑疹、丘疹和周圍軟組織水腫等情況。此時這些情況一般是正確的,不用過于擔心,注射3-5天后,水腫會自行消失。
2、操作因素:注射時深度不夠,未達肌肉層,注入脂肪層不易吸收導致出現硬結。注射時推藥過快,組織間隙難以承受壓力引起撕裂性損傷導致硬結。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建議患者避免針眼碰水,采用局部輕柔按摩的方式來促進藥物消散,從而緩解硬結的情況。
3、機體因素:當兒童在打針時躁動不安,導致注射針頭移位,注射深度不夠;或是肥胖患者皮下脂肪過厚,注射未達肌肉層,都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注射部位水腫的情況,一般是不正常的。建議患者采用熱敷,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藥液的吸收,起到消腫散結的作用。
此外,患者在進行皮下注射后,留院觀察半小時,以免發生意外情況而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如果注射后出現周圍軟組織水腫的情況,也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