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濕疹不完全是皮炎的一種,二者是兩種有區別又有聯系的皮膚疾病。
從概念上講,皮炎是一個更寬泛的術語,泛指皮膚的炎癥,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接觸性皮炎是因皮膚接觸到外界的刺激物或過敏原引起;脂溢性皮炎與皮脂腺分泌和馬拉色菌感染有關。而濕疹是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炎癥性皮膚病,其病因復雜,通常是內外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如遺傳因素、免疫異常、環境因素、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等。
在臨床表現上,濕疹多呈現多形性皮疹,急性期可出現紅斑、丘疹、水皰、滲出等,慢性期則有皮膚肥厚、苔蘚化等表現,且瘙癢劇烈。不同類型的皮炎表現各有特點,例如接觸性皮炎常有明確的接觸史,皮疹局限于接觸部位,邊界較清楚;神經性皮炎好發于頸部、肘部等易摩擦部位,皮疹為苔蘚樣變,瘙癢明顯,與精神因素關系密切。但二者也有相似之處,都可能有皮膚發紅、瘙癢、脫屑等炎癥表現。
無論是濕疹還是皮炎,如果出現皮膚癥狀,都建議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病史、癥狀、皮疹形態等進行診斷。對于濕疹患者,可能會使用糖皮質激素藥膏、抗組胺藥物等治療,同時注意皮膚保濕。對于皮炎患者,需根據不同類型針對性治療,如接觸性皮炎要避免接觸過敏原,脂溢性皮炎要注意控油和抗真菌。患者要嚴格遵醫囑治療,注意皮膚護理,避免搔抓和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