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發癢,可能是皮膚干燥、足癬、濕疹、接觸性皮炎、汗皰疹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
1、皮膚干燥:腳底皮膚缺乏水分,出現瘙癢。一般無其他明顯不適。可涂抹保濕乳液,保持皮膚濕潤。避免過度洗腳,減少使用刺激性強的洗腳產品,無需藥物治療,注意皮膚護理即可。若瘙癢嚴重,可遵醫囑使用復方蛇脂軟膏、氧化鋅軟膏等。
2、足癬: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現為腳底瘙癢、脫皮、水皰等癥狀。保持腳部干燥,避免穿不透氣的鞋子。外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口服伊曲康唑膠囊等治療,還可使用足光散泡腳輔助治療。
3、濕疹:病因復雜,可能與遺傳、過敏、環境等因素有關。腳底有紅斑、丘疹、水皰等,瘙癢劇烈。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保持皮膚清潔。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等激素類藥物,口服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抗過敏藥物,還可遵醫囑使用濕毒清膠囊等輔助治療。
4、接觸性皮炎:接觸某些物質后,腳底皮膚發炎,出現瘙癢。伴有紅斑、腫脹等癥狀。避免接觸可疑物質,外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軟膏等,口服抗過敏藥物,如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還可遵醫囑使用復方甘草酸苷片等調節免疫。
5、汗皰疹:病因不明,可能與過敏、精神因素等有關。腳底出現水皰,瘙癢明顯。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保持皮膚清潔。外用鹵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激素類藥物,口服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抗過敏藥物,還可遵醫囑使用維生素B1片等輔助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腳部衛生,勤洗腳、勤換襪子。選擇透氣性好的鞋子,避免腳部潮濕。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鮮等易過敏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