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的表現主要包括本體感覺、前庭感覺、視覺系統、觸覺系統以及聽覺系統失調等,訓練方法主要是家長配合醫生通過平衡訓練、觸覺訓練、手部精細動作訓練等方法,幫助改善感統失調狀況。
一、表現:1、本體感覺失調:可能會表現出坐姿不穩,東倒西歪,手腳喜歡用力做某些動作,但是動作模仿不到位。當俯臥時全身無力,頭部和頸部抬起困難等情況;
2、前庭感覺失調:可能喜歡看或玩轉動的東西,經常自己做轉動動作而不覺得有頭暈等不適感覺;
3、視覺系統失調:可能喜歡看有特定顏色、形狀的事物,喜歡斜著眼睛看東西,偶爾看到的東西讓自己感到害怕;
4、觸覺系統失調:可表現為害怕陌生的環境,對父母過度依賴,喜歡吃手指或咬指甲等。平時反應較慢,動作不靈活;
5、聽覺系統失調:可對尖銳的聲音感興趣,喜歡無端地尖叫或自言自語等。
二、訓練方法:1、平衡訓練:家長平時可以陪同孩子做蕩秋千、走平衡木或搖晃搖籃等方法,訓練孩子平衡的感知覺能力;
2、觸覺訓練: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讓孩子感受不同水溫來訓練觸覺能力;
3、手部精細動作訓練: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做搭積木、系鞋帶等訓練,幫助改善感統失調的癥狀。
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