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胃痛吃飽了就不痛,考慮出現饑餓痛,如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炎、幽門管潰瘍等原因不同,處理不同。
1.十二指腸潰瘍:
胃液消化作用引起的十二指腸黏膜的炎性缺損。典型癥狀為空腹時上腹痛,各個年齡段可發病,好發于青壯年男性,一般預后良好,部分患者易反復發作。吃飽后胃酸與食物中和,從而胃痛減輕。
一般治療,生活要有規律,工作宜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保持心情愉悅、情緒樂觀向上。藥物治療,H2受體拮抗劑療效好,常用藥物包括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質子泵抑制劑(PPI)有較強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治療潰瘍的首選藥物,常見的藥物艾司奧美拉唑、奧美拉唑。
2.十二指腸炎:
發生在十二指腸黏膜的炎癥,有消化不良、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癥狀,吃飽后胃酸與食物中和,從而胃痛減輕。
藥物治療,抑酸劑可用奧美拉唑、雷貝拉唑。黏膜保護劑如膠體鉍劑。促胃動力藥可予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抗生素用于根除幽門螺桿菌,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等。
3.幽門管潰瘍:
常缺乏潰瘍病典型的周期性和節律性疼痛,多數患者餐后迅速出現疼痛,少數可表現為饑餓痛或饑餓與餐后均出現疼痛,腹痛不易被制酸藥控制。幽門管潰瘍易并發幽門水腫、痙攣,早期可出現嘔吐。
藥物治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是常用質子泵抑制藥,消除幽門螺桿菌、目前推薦“鉍劑四聯”,包括鉍劑+質子泵抑制劑(PPI)+兩種抗生素??股亟M成: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可選擇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鉍劑的藥包括枸櫞酸鉍鉀等。需停止或減少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促進潰瘍愈合的藥物,避免幽門螺桿菌治療不徹底。
以上藥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切不可盲目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