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懷的位置偏下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可能見于正常生理情況,沒有特別的害處,可能對分娩更加有利,也可能由于異常病理情況導致,可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后果。需要在醫生幫助下,根據懷孕時期以及其他指標來進行判斷。
1、正常生理情況:在孕期前3個月通常無法看到腹部隆起,這時胎兒懷的位置偏下對生產有利,可以在生產過程中較容易到達宮口并順利分娩。如果在孕中期或孕晚期時產檢,胎兒發育大小正常,孕婦沒有腹痛,宮頸管沒有縮短,宮口沒有擴張,則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這種情況下如果胎兒懷的位置偏下,說明胎頭入盆好,胎頭和骨盆銜接越好,對于分娩越有利;
2、異常病理情況:如孕婦體質較差或孕婦較肥胖,導致盆腔空間較小,以及子宮存在發育異常等情況,如子宮位置過低、子宮過小,或因多次流產手術、宮腔感染等導致子宮內膜受損,則可能會壓迫胎兒,導致胎兒懷的位置偏下,并不處于正常的中上腹。此時可能會導致孕婦出現宮頸縮短、腹痛、陰道出血、腰酸背痛等癥狀,為流產或早產的先兆,需要及時就診進行保胎治療。
懷孕期間的女性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適當補充營養,如可以攝入肉、蛋、奶等優質蛋白。還需要定時產檢,可通過B超檢查了解胎兒的大小以及位置,判斷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并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