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中醫認為其發病與風邪侵襲、濕熱蘊結、血瘀等因素有關。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的不同,推薦使用中藥內服加外洗的綜合治療方法。
中藥組方:本方案采用黃芪、首烏、白術等多味中藥,具有扶正祛邪、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具體用藥如下:
黃芪、首烏、白術各15克
當歸、白蘚皮、丹參(后下)各12克
赤芍、防風、蟬蛻各10克
鳥梢蛇(研沖)9克
川芎、甘草、全蝎(研沖)各6克
蜈蚣(研沖)2條
煎服方法:每天1劑,水煎4次后分早中晚及睡前溫服。兒童用藥需酌減。
外用護理:將藥渣加水濃煎,濾液用于擦洗患部,并浸泡15分鐘。建議早晚各一次,保持皮膚清潔。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需注意避風寒,忌食生冷、香燥、煎炸、海鮮、蛋品、牛奶、飲料、酒類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調養建議:根據濕疹的不同證型(風寒、風熱、濕熱等),可適當加減藥物。例如:
風寒勝者可加麻黃、桂枝、透骨草
風熱勝者可加青蒿、牛蒡子、薄荷
濕熱勝者可加黃芩、苦參、地膚子
其他如瘙癢劇烈、疹塊難消等情況,也需相應調整用藥方案。
療程與效果:建議3周為一個療程,直至疹消癢除。對于病程冗長或反復發作的患者,可適當延長療程,并在醫生指導下加用地龍、僵蠶、水蛭等藥物。
通過科學的中藥治療和合理的調養,濕疹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希望廣大患者能遵循醫囑,堅持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