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皮膚一碰就出現血斑紫斑,可能是血管彈性減弱、血小板功能異常、凝血因子缺乏、皮膚萎縮變薄、長期服藥副作用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1.血管彈性減弱: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血管壁的膠原纖維減少,彈性蛋白變性,血管彈性大幅下降,輕微外力碰撞,血管就易破裂出血,形成皮下血斑紫斑。日常需避免劇烈動作,穿寬松柔軟衣物,減少摩擦;口服維生素C顆粒及維生素E軟膠囊,抗氧化,增強血管壁韌性;必要時可服用復方蘆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出血風險。
2.血小板功能異常: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衰退,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減退,凝血機制受影響,受傷后止血慢,微小創傷也會致淤血斑。就醫檢查血常規,若血小板過低,必要時輸血小板治療;口服氨肽素片,促進血小板生成;咖啡酸片,提升血小板功能,防止出血,避免使用影響血小板的藥物,如阿司匹林。
3.凝血因子缺乏:肝臟合成凝血因子能力隨年齡降低,一些慢性疾病也可能消耗凝血因子,致使凝血過程受阻,皮膚稍有磕碰就瘀血。針對原發病治療,如肝病患者保肝治療,補充相應凝血因子;平時可預防性補充維生素K,促進凝血因子合成,飲食均衡,攝入富含維生素K的綠葉蔬菜等,保障凝血正常。
4.皮膚萎縮變?。簹q月使老年人皮膚真皮層變薄,結締組織減少,皮膚緩沖保護能力變差,輕微外力下,皮下血管更易受損出血。避免搔抓、搓揉皮膚;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修復受損皮膚;尿素維E乳膏,保濕滋潤,增強皮膚屏障,防止干裂出血,洗澡水溫不宜過高。
5.長期服藥副作用:部分老人長期服用抗血栓、降壓藥等,如華法林,會干擾凝血機制,增加出血傾向,稍碰皮膚就現瘀斑。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或更換藥物;密切監測凝血功能指標;若出現瘀斑,先暫??梢伤幬?,觀察癥狀,必要時采取止血措施,服藥按醫囑定期復查。
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日常注意防護,防止跌倒撞傷,定期體檢監測身體各項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