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一般可以艾灸治療。建議就醫咨詢,并遵醫囑處理。
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作用。在較短時間內,艾灸通過溫熱刺激穴位,如環跳、委中、承山等穴位,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坐骨神經受壓引起的疼痛和麻木等癥狀,一般艾灸2-3次后,部分患者會感覺疼痛減輕。在較長時間內,持續進行艾灸治療,可以調節人體的氣血運行,增強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改善神經的功能,有助于坐骨神經痛的恢復。但如果坐骨神經痛是由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嚴重疾病引起,且病情較重,艾灸可能只能起到輔助緩解作用,還需要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如牽引、手術等,約30%-40%的嚴重病例需要綜合治療。
艾灸時要選擇合適的艾條和艾灸器具;找準穴位,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首次艾灸,掌握正確的穴位定位;艾灸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燙傷皮膚;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和彎腰負重;若艾灸治療一段時間后癥狀沒有改善或加重,應及時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并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