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耳液滴多了會對耳朵有影響,臨床常根據滴耳液的作用,分為抗菌消炎類滴耳液、軟化耵聹類滴耳液等,具體的影響根據滴耳液種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議使用滴耳液的患者,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按時、按量使用,保證用藥安全。
1、抗菌消炎類滴耳液:如果外耳道有炎癥,出現充血、紅腫等情況時,可以遵醫囑選用抗生素類滴耳液來治療,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一般使用3-5天后,使炎癥得到控制即可停用,使用劑量不宜過多,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如果炎癥消退以后還在繼續用,可能會引起外耳道的菌群失調,造成霉菌性外耳道炎等疾病的發生;
2、軟化耵聹類滴耳液:當外耳道的耵聹,也就是耳屎比較硬、多不易取出,可以遵醫囑用碳酸氫鈉抑菌液來進行軟化。一般浸泡至耵聹能取出即可。但如果滴耳液滴多了或者使用時間過長,藥物可能會破壞外耳道的皮膚黏膜,甚至會造成耳膜穿孔的發生;
3、其他:比如硼酸冰片滴耳液,能夠治療外耳道的濕疹或瘙癢。但因為硼酸會析出結晶,滴多了可能會引起耳朵不適。此外,部分滴耳液中含有的藥物成分可能會有耳毒性,如果滴多了可能會影響聽力,甚至造成聽力永久性的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