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總是存在糞便液體滲出,可能是因痔瘡、肛瘺、肛門失禁等原因引起,其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具體手術方式需根據實際病因進行區分,具體分析如下:
1、痔瘡:其發病可能與肛墊下移、局部靜脈擴張等因素有關。臨床上主要癥狀表現為肛門不適、潮濕,常有黏液分泌物流出,有時伴瘙癢,部分患者可出現劇烈疼痛、便后滴血等癥狀。治療上可以外用痔瘡膏、痔瘡栓,也可以通過手術切除治療。
2、肛瘺:為肛門直腸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后所形成的遷延不愈的管腔,腔道周圍可見疤痕組織,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即肛瘺。臨床上可見瘺管外口流出膿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部分高位肛瘺也可出現瘺管排出糞便的情況。治療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式可選擇肛瘺切開術、掛線療法、肛瘺切除術等。
3、肛門失禁:肛門括約肌功能異?;虿±硇該p傷時,可出現機體失去控制直腸內液體及固體的排出與蓄控能力。當程度較輕時可表現為腹壓增加時稀便或黏液的排出,程度較重時則出現大便失禁,完全不能自行控制排便過程。因此肛門失禁可出現肛門總有糞便液體溢出的情況。其治療主要是行對因治療,如腦外傷及脊柱損傷引起的,可行脫水治療及手術治療解除血腫壓迫、顱腦腫瘤行手術治療切除腫瘤、缺血性腦卒中需要行血管內膜切除術或動脈搭橋術等。如若是因外傷、手術等引起的,病情逐漸加重導致出現完全性肛門失禁時需行手術治療,常見手術如:肛門括約肌修補術、括約肌折疊術、皮瓣移植術等,術后還需行功能鍛煉如提肛訓練。
此外,肛周膿腫、直腸脫垂、直腸腫瘤等原因也可能會導致這種情況,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以明確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