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上長了一個黃豆大的疙瘩,可能是毛囊炎、皮脂腺囊腫、陰囊濕疹、附睪炎、精索靜脈曲張等原因所致。建議及時就醫,對癥用藥。
1.毛囊炎:毛囊受到細菌感染引發炎癥,形成疙瘩,可能伴有紅腫、疼痛。應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擠壓,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外用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藥物治療。
2.皮脂腺囊腫:皮脂腺排泄管堵塞,皮脂淤積形成囊腫,表現為疙瘩,常有局部隆起。較小的囊腫可觀察,較大或有感染的囊腫可能需要手術切除,感染時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藥物治療。
3.陰囊濕疹:內外因素導致陰囊皮膚炎癥,出現疙瘩,還可能有瘙癢、滲出。需要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搔抓,可在醫生指導下外用爐甘石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藥物治療。
4.附睪炎:附睪發生炎癥,可在陰囊觸及疙瘩,常有陰囊墜脹、疼痛。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可遵醫囑口服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片等藥物。
5.精索靜脈曲張:精索內靜脈回流障礙,可在陰囊摸到曲張的靜脈團,表現為疙瘩,可能伴有陰囊墜痛。癥狀較輕者可使用陰囊托帶,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術后可遵醫囑使用邁之靈片、地奧司明片、七葉皂苷鈉片等藥物緩解癥狀。
日常要注意個人衛生,每天用溫水清洗陰囊。選擇寬松、透氣的內褲,避免穿緊身褲。飲食上,要清淡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蘋果、香蕉等,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適量進行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避免劇烈運動。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如果疙瘩持續不消退或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