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即發熱,細菌感染發熱需不需要輸液,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具體分析。若細菌感染發熱的程度較輕,通常不需要輸液,若是病情相對嚴重,通常需要輸液,以達到快速控制病情的目的。
1、不需要: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發熱的原因較多,以咽喉炎為例,若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癥狀較輕,僅出現輕微咽癢、咽喉腫痛癥狀,此時一般通過遵醫囑口服抗生素藥物即可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膠囊、阿奇霉素片等。同時若發熱度數在38.5℃以下,應先采取物理退熱的方式,如多喝水、使用溫水擦拭身體、在腋窩和腹股溝等處放置冰袋等。如果發熱超過38.5℃,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藥物治療,如對乙酰氨基酚顆粒、布洛芬混懸液等;
2、需要:如果患者抵抗力較弱,發生比較嚴重的細菌感染,如從單個部位的細菌感染發展到多個部位,甚至引起敗血癥,同時發熱達到38.5℃及以上,通常需要輸液,如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鹽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等藥物。輸液時藥物無需經過胃腸道吸收、肝臟代謝來發揮作用,可直接進入人體血液循環而發揮作用,可較快起到治療效果。
當發現細菌感染發燒時,應盡快到正規醫院的感染科就診治療,確定是細菌感染后,再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同時,平常可以適當多鍛煉身體,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