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
次面診
年初的時候,一個上午,我在門診坐診,一位45歲女性患者來找我看病,她向我描述,右耳間斷性耳鳴已經有三年多了,而且近2年內聽力不斷地下降,但從未去醫院進行過檢查?,F在耳鳴的癥狀加重了,聽力也越來越差,患者有些擔心,所以來檢查一下,看是什么病,系統治療一下。在我問診的過程中,發現患者精神不錯,言語流利,經聽力測試發現患者的右耳聽力較差,左耳正常。在大致了解患者情況之后,并不能確定患者為何出現此癥狀,為進一步明確患者疾病情況,就讓患者做了一下頭顱MRI及MRA檢查。
二、治療
經過
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右側橋小腦角區異常信號結節,大小約1.8×1.2cm,略呈分葉狀,邊界較清。T1WI/FLAIR呈稍低信號;T2WI/FLAIR呈等或稍高信號;T2WI/FS呈等信號,DWI呈等信號,增強掃描呈明顯強化,強化較均勻;病變以內聽道為中心生長,內聽道擴張。于雙側大腦半球,小腦,腦橋未見明確異常強化結節及腫物影。雙側腦室系統基本對稱,未見明確擴張及移位,中線結構居中。MRA:雙側頸內動脈,雙側大腦前、中、后動脈,基底動脈及雙側椎動脈,未見明確充盈、缺損、狹窄及異常增粗、擴張。根據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右側橋小腦角區占位病變。隨即收入我科,進行下一步治療。
患者入院后完善了心電圖、血常規、血生化等常規檢查,無明顯手術禁忌癥,患者聽力下降時間較長,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經科室討論后認為有手術指征,并制定了手術方案,即右側乙狀竇后入路-CPA區腫瘤切除+乳突氣房開放重建術。將手術方案以及手術風險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患者及家屬表示同意手術。于當月13號,在全麻下行右側乙狀竇后入路-CPA區腫瘤切除+乳突氣房開放重建術。術后復查顱腦CT,結果顯示腫物已經清除。
手術結束后將患者送回病房,給予一級護理,重癥監護,預防感染、脫水、止血、抑酸、營養神經、補液等治療。術后第1天,患者無不適主訴,生命體征平穩。入院第17天,患者恢復良好,生命體征平穩,無術后并發癥,身體也無不適癥狀。術后將腫物標本送病理科進行病理分析。現病理報告提示神經鞘瘤。今日予以辦理出院。
三、治療效果
患者在全麻的狀態下進行右側乙狀竇后入路-CPA區腫瘤切除+乳突氣房開放重建術治療,將顱內占位切除,術后予以預防感染、脫水、止血、抑酸、營養神經、補液等治療。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無不適癥狀,復查顱內CT,腫物完全切除?;颊哂叶g斷性耳鳴情況基本消失,幼兒的聽力較術前好轉,無面癱,無任何后遺癥。患者為住院治療17天后,在符合出院條件下,允許患者出院。
四
、
注意事項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以清淡飲食為主,尤其是手術后,不要過早進補,不能進食含油脂高的食物。患者家屬要注意觀察手術切口情況,若發現有滲液異常增多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告知主管醫生。術后患者要注意適量飲水,家屬喂水時要避免發生嗆咳等情況。
患者出院回家后要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均衡營養。若有頭疼、頭暈、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時,需要及時就醫。盡量避免較為激烈的運動。出院后定期換藥,根據手術切口愈合切口拆除剩余縫線。還要注意定期門診復查。
五
、
個人
感悟
聽神經瘤是顱內常見腫瘤,它起源于內聽道內的前庭神經,而此處前庭神經和聽神經、面神經走在一起。聽神經瘤的首發癥狀是聽神經受壓引起的耳鳴、耳聾,早期很少有面癱癥狀。聽神經瘤是良性腫瘤,全切除即能治愈。如果患者出現了無誘因的耳鳴、聽力下降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避免異物病情。
如果手術全切除腫瘤、術后出現了面癱并不完美,只有全切除了腫瘤同時還保留聽力、沒有面癱才算是完美的手術。本例聽神經瘤是被完美切除了,術后腫瘤全切除了,聽力保留了,沒有面癱。要想全切除聽神經瘤就必須將面聽神經從腫瘤上分離下來,但這是技術含量極高的活。一方面,面聽神經非常脆弱,供應神經的毛細血管都不能損傷。另一方面,神經常被腫瘤壓迫成薄膜狀,很難辨認,腫瘤越大越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