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一般是麻醉與準備、血管插管、與心肺轉流器相連、進行血液灌注。
1、麻醉與準備:
術前需要進行麻醉與準備,以保證術中沒有疼痛,麻醉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麻醉方法,同時對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2、血管插管:
插管用于向體外循環設備中輸入血液或完成其他特殊的血液灌注過程,一般都是要選好血管,才能插進去,頸動脈、鎖骨下靜脈、股動脈是常用的插管部位。
3、與心肺轉流器相連:
氣管插管之后,需要與心肺轉流器相連,建立體外循環,通常有吸氧、溫度調節等功能。
4、進行血液灌注:
當患者的血液和心肺轉流儀相連、平穩后,醫生就會激活心肺轉流儀,準備輸氧,進行血液灌注。
在進行血液灌注時,醫師及麻醉師還要嚴密監控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及時調整各項參數,保證血供及氧合指數穩定。
由于手術類型不同、患者的情況以及儀器不同,進行血液灌注的具體過程通常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臨床實踐中,要注意個體差異,嚴格遵守醫囑,避免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