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無權威文獻指出毒性中藥共多少種。臨床常見的毒性中藥包括朱砂、砒石、蟾蜍等,應嚴格遵循醫(yī)囑用藥。
1.朱砂:
朱砂為硫化物類辰砂族礦物辰砂,味甘,性涼,有毒。朱砂具有安神定驚,明目,解毒的功效,主治心煩、失眠、驚悸、癲狂、目昏、瘡瘍腫毒。
朱砂有毒,內服不宜過量和持續(xù)服用,孕婦禁服。
2.砒石:
砒石味辛、酸,性熱,大毒,基原為氧化物類礦物砷華,或硫化物類礦物毒砂、雄黃、雌黃經加工制成的三氧化二砷。砒石具有蝕瘡,殺蟲,祛痰,截瘧的功效,主治痔瘡、瘰疬(頸部淋巴結結核)、頑癬、寒痰哮喘、瘧疾。
應謹慎使用砒石,體虛及孕婦、哺乳婦女禁服,肝腎功能損害者禁服。應嚴格控制劑量,單用要加賦形劑。外敷面積不宜過大。注意防止中毒。
3.蟾蜍:
蟾蜍味辛,性涼,有毒,本藥具有消腫止痛,解毒辟穢的功效,主治癰疽疔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爛等。
外用不可入目,孕婦禁服蟾蜍。內服宜慎,過量可引起口唇發(fā)麻、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頭昏目糊、胸悶心悸、嗜睡多汗,甚則昏迷等毒副作用。
上述中藥材均具有毒性,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避免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