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的患者出多少血最嚴重需要根據不同的出血部位進行判斷,如果是同樣的出血部位,一般出血量越多,病情越嚴重。
1、腦干出血:腦干出血量超過5毫升就會出現最嚴重的臨床癥狀,包括意識障礙、中樞性高熱、癲癇發作、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睡眠覺醒周期紊亂、肢體癱瘓等。這種情況可造成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而且腦干位置較深,一般無法通過手術清除顱內血腫,因此治療上比較困難。如果出血量小于5毫升,則臨床癥狀相對較輕,預后相對較好;
2、基底節區出血:基底節區出血超過30毫升就可造成最嚴重的臨床癥狀,包括對側肢體偏癱、對側偏身感覺障礙及對側偏盲等,甚至可導致患者出現昏迷和腦水腫,此時需要盡早手術清除顱內血腫;
3、小腦出血:小腦出血大于10毫升可造成最嚴重的臨床癥狀,此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小腦組織細胞明顯水腫,從而壓迫腦干誘發腦水腫和內疝形成,并且死亡率較高。一般建議盡早進行手術治療清除血腫,同時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藥物進行脫水降顱壓治療;
4、腦葉出血:一般腦葉出血量超過30毫升即可造成嚴重的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失語、癲癇、偏癱、意識障礙等。因此常需要及時手術治療,否則可能造成腦疝而危及生命;
5、腦室出血:腦室出血主要為基底節出血破入腦室造成,因此常無法準確判斷腦室的出血量。如果患者腦室出血造成腦脊液循環通路梗阻,導致梗阻性腦積水,則非常嚴重,臨床上稱為腦室鑄型,此時需要及時通過手術解除腦脊液循環梗阻,否則易引起生命危險。
因此,出血量大小所造成的嚴重程度與出血部位有密切關聯,發生腦出血時無論出血量大小,均應盡早就醫接受檢查和治療,切不可延誤治療時機而造成嚴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