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又癢又疼像針扎越撓越癢,可能是皮膚瘙癢癥、蕁麻疹、帶狀皰疹、蟲咬皮炎、神經性皮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1.皮膚瘙癢癥:皮膚干燥是常見原因,尤其在秋冬季節,空氣濕度低,皮膚水分流失快,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同時,頻繁洗澡、使用刺激性強的沐浴產品等也會加重皮膚干燥。皮膚神經末梢受刺激,產生瘙癢感,搔抓會進一步損傷皮膚,引起疼痛,像針扎一樣,越撓越癢。可外用凡士林(滋潤皮膚,修復屏障)、維生素E乳(保濕、緩解瘙癢)、尿素軟膏(增加皮膚角質層含水量)。減少洗澡次數,避免熱水燙洗和使用強堿性沐浴產品。
2.蕁麻疹:多因接觸過敏原,如食物(海鮮、牛奶等)、藥物、花粉、塵螨等,引起機體的過敏反應。免疫系統釋放組胺等炎癥介質,使皮膚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出現風團,伴有劇烈瘙癢。搔抓后皮膚受損,刺激神經末梢產生疼痛。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抗組胺,緩解瘙癢)、西替利嗪片(減輕癥狀)、依巴斯汀片(抑制組胺引起的皮膚反應),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收斂)。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
3.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潛伏在神經節內的病毒被激活。病毒侵犯神經,引起神經炎癥和壞死,產生疼痛,類似針扎,同時受累神經支配的皮膚出現紅斑、水皰,伴有瘙癢。可口服阿昔洛韋片(抗病毒)、伐昔洛韋片(抑制病毒復制)、泛昔洛韋片(抗皰疹病毒),外用阿昔洛韋乳膏(抗病毒)、噴昔洛韋乳膏(抑制病毒復制)、爐甘石洗劑(止癢、收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增強免疫力。
4.蟲咬皮炎:蚊蟲、螨蟲等昆蟲叮咬后,其唾液或毒液注入人體皮膚,引發免疫反應。局部出現紅腫、丘疹,炎癥刺激神經末梢產生瘙癢和疼痛,搔抓會加重炎癥,使瘙癢加劇。可外用復方樟腦乳膏(緩解瘙癢、腫痛)、薄荷腦軟膏(清涼止癢、消腫止痛)、丹皮酚軟膏(抗過敏、消炎止癢)。做好防蚊蟲措施,如使用蚊帳、驅蚊液等。
5.神經性皮炎:與精神因素(如緊張、焦慮、抑郁等)、局部刺激(如摩擦、搔抓)密切相關。長期的精神壓力可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皮膚的感覺神經敏感性增加,出現瘙癢。搔抓會導致皮膚苔蘚樣變,進一步加重瘙癢和疼痛。可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如鹵米松乳膏(抗炎、抗過敏)、糠酸莫米松乳膏(減輕炎癥)、倍他米松乳膏(緩解癥狀),口服谷維素片(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維生素B1片(營養神經)、甲鈷胺片(促進神經修復)。緩解精神壓力,避免搔抓。
使用上述藥物時要謹遵醫囑,日常生活中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防止皮膚破損感染。穿寬松、舒適的衣物,避免摩擦皮膚。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如出現發熱、水皰增多等情況,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