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P醫學上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指機械通氣(包括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48小時后至拔管后48小時內出現的肺炎,是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重要類型。常見的致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危險因素包括宿主及醫源性因素,醫源性因素包括長時間機械通氣、氣管導管氣囊壓過低、鎮靜肌松藥物的應用等。
一、臨床診斷:1、下呼吸道感染的表現:咳嗽、咳痰、肺部濕啰音等,還包括體溫的升高以及氣管內出現膿性分泌物;
2、炎癥指標的升高:包括白細胞、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
3、影像學的改變:X線或者CT提示有炎性浸潤性病變。
二、治療措施:1、加強人工氣道的管理:包括人工氣道濕化和痰液引流;
2、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避免盲目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致病菌產生耐藥性,引起菌群失調;
3、對抗菌藥物的調整:減少菌群失調所致的病原菌移位定植的發生率。
三、預防措施:1、減少口咽部和上消化道細菌的定植:如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提升口腔黏膜對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可根據口腔pH情況,選擇可調和酸堿度的漱口水;
2、防止口腔分泌物誤吸:采取按需吸痰方式,保障氣道通暢;
3、保護胃黏膜的完整性:重視體位護理,根據患者情況考慮應用硫酸鋁等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代替質子泵抑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