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肺上葉含氣囊腔,一般是多種因素引發的,內部為氣體成分,臨床上通常見于肺炎、肺大皰、肺囊腫等,建議有上述癥狀的患者及時就醫診治。
1、肺炎:由于炎癥或其他因素刺激左肺上葉組織,可導致數個小肺泡融合或單個肺泡體積變大,生成新的含氣囊腔,可表現為左側肺上葉出現囊性改變,患者可伴有胸痛、口唇發紺等,需要遵醫囑采用抗生素類、抗病毒類等藥物治療;
2、肺大皰:通常為先天發育異常或后天繼發肺部疾病等引起,肺大皰患者肺部的透亮度增加、肺泡彈性回縮力持續下降,使得肺內部的氣體逐漸增多,此時壓力也會逐漸上升,引起肺泡破裂,生成新的含氣囊腔,患者常會伴有氣促、胸悶、胸疼等癥狀,應采取手術方式切除病變組織;
3、肺囊腫:一般與感染以及先天發育異常等因素有關,患病后??沙尸F出單發或多發的囊腔性病變,內部可能有液體或氣體等。病變處累及左肺上葉后,就會出現上述表現,患者常伴隨喘息、干咳等現象,可采取內囊切除術或使用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
4、其他:如肺氣腫,左肺上葉組織彈性變差,造成肺內過度充氣。若無法及時排出,使肺內殘留過多的氣體,可造成肺容量異常變大,出現左側肺上葉囊性改變,有時會出現乏力、咳痰、氣短等癥狀,建議及時遵醫囑采用吸氧、吃舒張支氣管類的藥物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肺部出現上述改變時,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到醫院呼吸科就診,進行影像學檢查,明確導致左側肺上葉病變的原因后遵醫囑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