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與赤茯苓在藥用上主要差異在于來源部位、歸屬的經絡系統、特有功效、炮制方法、適用病癥等方面,使用時務必遵循醫囑。
1、來源部位:白茯苓采自茯苓菌核的中心,純白的實體部。赤茯苓特指茯苓菌核外層的紅色部分。
2、歸屬的經絡系統:白茯苓具有多向歸經特性,主要影響心、脾、肺和腎經絡。赤茯苓入心經、脾經和膀胱經是人體內的兩條主要經絡,兩條經絡在中醫理論中都比較重要。
3、特有功效:白茯苓具有顯著的健脾滲濕作用,傾向于滋養性質的藥效。赤茯苓具有顯著的清熱利濕作用,藥性傾向于清爽。
4、炮制方法:在炮制過程中,二者經歷了不同的處理方式,該差異也進一步影響了性質和功效。
5、適用病癥:白茯苓常用于治療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定等;赤茯苓更多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等病癥。根據其不同的功效,適用于不同的疾病狀況。
患者必須遵醫囑謹慎服藥,避免藥物選擇不當,導致治療效果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