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jīng)已經(jīng)結束一周,內褲總是濕的,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導致的,如出汗增加、激素水平影響,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如細菌性陰道病、滴蟲性陰道炎、宮頸炎癥、盆腔炎癥、惡性腫瘤,此時要注意觀察具體癥狀,并明確病因,對因治療。
一、生理性原因
1、出汗增加:如天氣炎熱,穿著的內褲透氣性不佳,可能會引起會陰部皮膚出汗增多,引起內褲潮濕,此時注意及時更換棉質、透氣的內褲,避免衣物過緊,注意會陰部清潔干燥即可;
2、激素水平影響:月經(jīng)后一周內接近排卵期,此時受卵巢分泌功能影響,白帶會呈現(xiàn)周期性地增多,此刻也會感覺內褲有潮濕的表現(xiàn)。這種情況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殊處理,及時更換棉質內褲,保持會陰部清潔即可。
二、病理性原因
1、細菌性陰道?。嚎梢痍幍婪置谖镌龆?,且分泌物呈灰白色、稀薄樣,可出現(xiàn)月經(jīng)結束后內褲潮濕的情況,同時可聞及分泌物腥臭味,伴有瘙癢不適或灼燒感,此時可遵醫(yī)囑外用甲硝唑、替硝唑等藥物局部用藥治療;
2、滴蟲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是由于感染陰道毛滴蟲引起,可表現(xiàn)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引起內褲潮濕,分泌物可呈稀薄狀、泡沫狀或膿性,同時可伴有外陰及陰道瘙癢、尿急、尿痛、同房會有疼痛感等癥狀。此時可遵醫(yī)囑應用甲硝唑口服,同時還需要應用甲硝唑栓劑、替硝唑陰道泡騰片治療;
3、宮頸炎癥:子宮頸陰道部或黏膜部炎癥,會引起陰道膿性分泌物異常增多,引起私處潮濕。分泌物呈黃色或淡黃色,可伴有陰道出血、異味。此時建議查詢宮頸炎癥病原體,并根據(jù)檢查結果遵醫(yī)囑口服頭孢曲松、阿奇霉素等藥物治療,必要時可進行激光或冷凍治療;
4、盆腔炎癥:盆腔炎癥亦可引起陰道分泌物增多,引起私處濕潤,同時可伴有發(fā)熱、下腹部疼痛、異常陰道出血等癥狀。此時應及時就醫(yī),完善血常規(guī)、尿液檢查、腹部B超檢查等,可遵醫(yī)囑給予廣譜抗生素治療,如克林霉素、甲硝唑、氧氟沙星等,伴有盆腔膿腫,且藥物治療無效者可進行手術切除治療;
5、惡性腫瘤:此種情況不常見,但是不排除此因素,如宮頸癌、輸卵管癌等,可出現(xiàn)水性分泌物經(jīng)陰道排出,引起內褲總是濕的,同時合并惡臭氣味,可伴有下腹部不適、墜脹、乏力、消瘦、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等,所以當出現(xiàn)上述不適癥狀時,需要警惕婦科惡性腫瘤。如果確診,則需要進行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方法治療。
此外,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月經(jīng)結束一周內褲總是濕的,也應注意外陰部清潔衛(wèi)生,穿寬松純棉的內褲,勤換洗。飲食上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點新鮮蔬菜、水果,避免勞累、久坐。
以上是月經(jīng)結束一周內褲總是潮濕的常見癥狀,若無法自行判斷癥狀,應及時前往醫(yī)院就診,可進行抽血化驗、陰道分泌物檢查、尿液檢查等,協(xié)助診斷,確診后應遵醫(yī)囑正確治療,避免耽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