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祛濕湯可以用茯苓、黃連、半夏、黃芩等本身具有清熱祛濕功效的材料進行煲湯比較好。清熱祛濕湯中主要是可以添加一些性味苦寒或者是健脾或者是利濕的藥物,對于不了解的藥物,則不建議添加,或咨詢醫生后再添加,避免引起不良反應。
1、茯苓:茯苓性味甘淡平,中藥里茯苓常作為利水滲濕藥物來使用,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雖然沒有退熱的功效,但是可以在清熱祛濕湯中適量添加,達到祛濕的效果。此外,還可以緩解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驚悸失眠等癥狀;
2、黃連:黃連在中醫中常作為清熱藥應用,性味苦寒,具有燥濕清熱的功效,所以清熱祛濕湯中可以適量添加。此外,還有治療濕熱痞滿、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癥狀的功效;
3、半夏:半夏性味辛溫,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因此清熱祛濕湯中可以適量加入半夏。此外,還有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
4、黃芩: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的功能,用黃芩煲湯可以很好地發揮清熱祛濕的功效,還有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除了以上材料外,還可以選擇黃柏、木通,以及山藥、薏苡仁這類藥食同源的材料。由于材料較多,最好先咨詢醫生,避免盲目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