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理論中,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被認為是一種病機?;颊呖赡軙霈F發熱、惡寒、頭痛、胸悶、惡心、嘔吐、脘腹疼痛、腹瀉和舌苔白膩等主要癥狀。這些癥狀通常在暑熱季節通過吹冷風或喝冷飲后出現。
大部分患者在夏季的暑濕時節出現外感風寒和內傷濕滯。因為體內既有濕邪,又受到外感風寒的影響,這導致既有因外感風寒引發的惡寒、發熱和頭痛等癥狀,也有因濕邪阻滯導致的胸悶、腹痛、惡心、嘔吐和腹瀉等表現,而且舌苔通常是白膩的。面對外感風寒和內傷濕滯的癥狀,通常會運用解表化濕和理氣和中的治療手段,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藿香正氣水和藿香正氣散等,建議遵醫囑用藥。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中醫所描述的因外感風寒或內傷濕滯導致的癥狀,可能出現在胃腸型感冒或急性胃腸炎的患者身上。對于這群患者,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根據具體癥狀進行相應的對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