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通常是指發熱,小孩在發熱的同時出現血小板升高,通常與喝水少、川崎病、感染等情況有關,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處理。
1、喝水少:小孩在發熱時,身體會通過出汗散發熱量,而大量出汗可使血液濃縮,導致血小板的濃度變大,如果此時喝水也較少,就會出現血小板升高的現象,建議在足量飲水后復測血小板;
2、川崎病: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發熱通常會持續5天以上,少數小孩會少于5天,使用抗生素后治療無效,血小板數目會顯著增多,在急性期有手足硬腫、掌(跖)及指(趾)端紅斑,在恢復期甲床皮膚移行處有膜樣脫皮,可出現多形性紅斑,軀干部多,不發生水皰及痂皮,雙眼球結膜會充血,口唇潮紅、楊梅舌、口咽部黏膜彌漫性充血。此時可能需要遵醫囑使用阿司匹林制劑進行治療;
3、感染:如果小孩處于急性感染恢復期,或出現慢性炎癥性疾病,可能會導致身體生產保護性反應,導致血小板升高,此時由于炎癥因子的刺激,也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從而出現發熱的現象。通常在炎癥消退后可恢復正常,可能需要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制劑進行治療。
除上述原因可導致血小板增高外,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骨髓纖維化等,以及急性失血后、創傷、腫瘤、脾切除后等因素,均可能引起發熱、血小板升高。建議到正規醫院的血液內科就診,通過血常規等檢查了解具體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