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的水泡即水皰。燙傷是指由高溫液體、高溫固體或高溫蒸氣導致的組織損傷,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開水燙傷、熱油燙傷等。燙傷后如果損傷到真皮層,就可能會形成水皰,挑破后第二天又起來了,是因為燙傷后72小時內(nèi)都處于滲出期,因此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需要對燙傷部位及時消毒、涂抹燙傷膏等。
燙傷一般分為三度,Ⅰ度燙傷會造成皮膚輕度紅腫刺痛,Ⅱ度燙傷發(fā)生后會看到明顯的水皰,Ⅲ度燙傷則會累及肌肉骨骼。燙傷后出現(xiàn)水皰說明是Ⅱ度燙傷,損傷到真皮層,皮膚內(nèi)的毛細血管在真皮層下,當被燙傷時,這些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強,導致血液中的液體外滲,形成水皰。一般燙傷后72小時內(nèi)都為滲出期,所以挑破水皰后還可能會出現(xiàn)水皰起來的情況。
一般72小時后為水皰吸收期,小水皰可以不用處理,保持燙傷部位干燥清潔,等水皰逐漸吸收即可。如果水皰比較大,容易刮破造成感染,也可用消毒的針尖輕輕刺破水皰邊緣、放出皰液,再用碘伏消毒,隨后涂抹濕潤燒傷膏、京萬紅軟膏等藥膏,不可強行撕去水皰皮。還需要用干凈的紗布或創(chuàng)可貼等敷料覆蓋在燙傷的部位,以免沾水、刮傷、感染等。
燙傷后不要揉搓、按摩或擠壓燙傷部位的皮膚,以免表皮脫落使燙傷加重。日常生活中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等,忌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促進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