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舌象主要表現為舌尖發紅、舌苔黃白。
在中醫理論中,上熱下寒是一種寒熱錯雜的病癥,通常是體內陰陽失調引起,具體表現為頭、胸、腹等上部部位的熱感,口渴、煩躁、多汗等熱證;而下部部位則有手腳發涼、腰膝酸軟、小便清長等寒證。舌頭位于頭部,熱邪可能會運行到舌尖部位,導致舌尖發紅,還可能會出現口干、口燥、喉嚨干癢等熱證癥狀。中醫認為舌苔是水谷精微氣化而成,而寒邪導致體內陽氣不足,可能會侵襲胃部,陽氣無法上達,導致舌苔出現白色,而胸部又有熱象,從而導致舌苔黃白并存。
患有該病癥時,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黃連湯、六味地黃丸等藥物清上溫下、宣通陽氣,從而改善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