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160μmoI/L,一般是指血清肌酐160μmoI/L,男性血清肌酐的正常值為53-106μmol/L,女性為44-97μmol/L,所以不是較嚴重的情況。導致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原因較多,患者可以針對原發性疾病、繼發性疾病治療,以及并發癥的治療,一般預后較好。
1、原發性疾病治療:患者出現血清肌酐160μmoI/L時,可能是慢性腎炎綜合征、腎病綜合征等原發性腎臟疾病導致,患者多伴有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癥狀。對于高血壓,以及出現水腫癥狀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厄貝沙坦、替米沙坦等藥物,起到降壓、利尿消腫的作用。如果患者出現大量蛋白尿,可以使用激素類藥物,或聯合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如潑尼松、環磷酰胺等。經過積極治療后,患者的腎功能有可能恢復正常,使血清肌酐恢復到正常水平;
2、繼發性疾病治療:部分繼發性腎臟疾病,如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等,會對腎臟功能造成一定損害,導致患者出現血清肌酐升高。需要查找引起血清肌酐升高的病因,并針對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如糖尿病腎病的患者,血糖多控制不佳,多表現為血尿、水腫、少尿等情況,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格列喹酮等藥物治療,將血糖控制在正常平穩的范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就會降低;
3、并發癥治療:如果患者出現血清肌酐160μmoI/L,并伴有其他不適,如消化不良、貧血等,可能是發生腎臟疾病的并發癥。當疾病影響到消化道功能,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西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藥物,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當患者出現貧血時,可以使用硫酸亞鐵等藥物,必要時使用葉酸、維生素B12等藥物治療。一般患者經過及時、規范的治療后,癥狀大多可以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