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熱患者可暫時在家觀察,一般不用去醫院,如果持續發熱,并伴有其他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所以發燒是否要去醫院,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1、低熱:發熱是人體對致病因子的一種病理生理反應。發熱可見于幾乎所有疾病,但是在臨床上常見病因包括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如急性闌尾炎、感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疾病。如果患者發熱時體溫較低,口腔溫度在37.3~38℃范圍內,并且表現為午后低熱、伴咳嗽、乏力、夜間或醒后出汗等癥狀,一般屬于低熱,此時可不用去醫院,但是要注意休息,多喝溫開水。
2、持續發熱:當患者發熱后出現反復高熱,熱退后數小時又發熱;發熱伴嘔吐;體溫超過39℃,或伴有肌肉抽搐、失語、癱瘓、意識改變等情況,需要立即就醫,必要時可撥打120電話,急診就醫。此時患者的病情是比較嚴重的,需要初步進行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如果有異常情況,需要通過X線檢查、CT檢查來幫助診斷。同時患者應遵醫囑使用布洛芬片、對乙酰氨基酚滴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配合溫水擦拭、貼退熱貼等方式進行物理降溫。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使用退熱藥物進行治療后,體溫超過3天都在38.5℃以上,此時也應該前往醫院就診。發熱期間,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體液丟失,嚴重者可造成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居家應注意多飲水。飲食應選擇易消化,富含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羹、水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