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鮑溫樣丘疹病可累及會陰部,皮損為疙瘩,呈圓形,可單發呈疣樣。
鮑溫樣丘疹病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有關,以保守治療為主。
癥狀鮑溫樣丘疹病可導致會陰部出現疙瘩,顏色可為褐色,呈圓形,境界清楚,微凸起于皮膚表面,可單發呈疣樣,但表面無乳頭瘤樣改變,部分患者皮損能夠自行消退,但可復發。
鮑溫樣丘疹病會陰部疙瘩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鮑溫樣丘疹病的發病和人乳頭瘤病毒HPV-5、10、16、18、31型感染有關,其中以HPV-16、18型為主。因患者細胞免疫存在某種異常,對人乳頭瘤病毒易感性增加從而發病。
治療鮑溫樣丘疹病以保守治療為主,個別患者病程較長,在皮損處可能產生浸潤性癌,臨床多采取物理治療、5-氨基酮戊酸(ALA)光動力治療等方法,必要時可手術切除。
[1]樸永君.皮膚性病學.高級醫師進階.第1版[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6.160-161.
[2]方洪元,邢衛斌,張秉新,徐海環.實用皮膚性病手冊.第1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53-54.
[3]虞瑞堯.皮膚病鑒別診斷彩色圖譜.第1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101.
[4]虞瑞堯,楊楊.兒童皮膚病彩色圖譜[M].河南科學技術出版.201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