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輕度小耳畸形表現為耳朵發育較正常的人群小,耳道內面常為盲端,該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胚胎發育時期的輻射等因素相關。
癥狀小耳畸形常表現為耳廓先天性發育不良,伴外耳道閉鎖、中耳畸形和頜面部畸形。根據其發育不良的程度可分為四度,輕度小耳畸形多是指Ⅰ度,表現為耳廓各部分尚可辨認,有小耳甲腔及耳道口,只是輪廓較小,耳道內面常為盲端。
若耳廓多數結構無法辨認,殘耳不規則,呈花生狀、舟狀和臘腸狀等,外耳道常閉鎖,則屬于Ⅱ度。殘耳僅為小的皮贅或呈小丘狀,或者僅有異位的耳垂為Ⅲ度。耳廓完全沒有發育,局部沒有任何的痕跡,則屬于Ⅳ度。
輕度小耳畸形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小耳畸形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妊娠期病毒性感染、先兆流產、精神刺激及輻射、有毒有害氣體、化學制劑接觸等因素相關,導致患者第一鰓弓和第二腮弓表面的6個丘狀隆起異常融合,從而導致耳廓形成不完全。
治療輕度的小耳畸形影響外觀要求治療的患者,可以根據病情在患者9歲以后(15歲以后最佳)安排整形手術進行矯正,或者使用塑料或硅膠材質的義耳,通過與眼鏡相連進行治療。除此之外,對于嚴重的小耳畸形可能需要進行全耳再造術。
[1]李平珍,王艷芬,董玉潔主編.微創面部整形技術[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59-60.
[2]別國梁等編著.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 上[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