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胯部即髖部,包括股骨上段、臀部、髖關節,上起髂嵴,下達臀股皺褶。
骨性標志主要包括髂骨、恥骨、坐骨、股骨。
位置髖部上界可捫及髂嵴全長及其前端突出的髂前上棘和后端的髂后上棘。髂前上棘后上方約5cm處,可捫及髂結節,其下方約10cm處能觸及股骨大轉子。兩側髂嵴最高點連線過第4腰椎棘突。屈髖時臀下部內側可觸及坐骨結節。腹股溝內側端前內上方可捫及恥骨結節,向內為恥骨嵴,兩側恥骨嵴連線中點稍下方為恥骨聯合上緣,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連線深面為腹股溝韌帶。
胯部解剖圖
骨性標志髖部主要包括髂骨、恥骨、坐骨、股骨,主要如下:
髂骨髂骨的髂嵴可在所系腰帶的下緣皮下觸得,其上面無肌、筋膜覆蓋,深筋膜直接附著于上。該標志明顯與否和營養狀況有關。從側面觀,髂嵴最高點相當于第4腰椎棘突水平,髂嵴最外側部稱為髂嵴結節。髂前上棘即為髂嵴之前端,是縫匠肌和闊筋膜張肌的起點。此棘常為測量下肢長短的重要標志。髂后上棘是髂嵴之后端,居于臀上部的一小凹陷內,離中線小于一手掌寬處,相當于第2骶椎平面,適對骶髂關節的中點。
恥骨部分恥骨結節位于腹股溝的內側,由恥骨結節向內為恥骨嵴。在兩側恥骨嵴之間有纖維軟骨相連接,居正中線,稱恥骨聯合。
坐骨部分坐骨結節在髂后上棘下方,其下端與股骨小粗隆在同一平面,此平面也是股方肌、大收肌坐骨部的分界線。站立位時,覆被以臀大肌,在坐位時即由肌下緣滑出,較易觸得。順坐骨結節可以觸得坐骨與恥骨的下支。尾骨尖可在兩臀部皺襞間觸得約在肛門后一寸半處,位于坐骨結節平面上方。
股骨部分于腹股溝韌帶中點下約2cm處用力按壓,使下肢旋轉時即可覺察股骨頭在指下滾動。股骨大粗隆最高點位于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的連線上。
[1]靳安民,汪華橋主編.骨科臨床解剖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1.267-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