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后穹窿臨床上一般被稱為陰道后穹隆,是子宮宮頸和陰道連接處,具體指子宮的子宮頸部分與陰道頂部間的圓周狀隱窩,此處被稱之為陰道后穹隆。陰道穹窿根據位置分為前、后、左、右4個部分,但以后穹窿最深,而且這個部位與盆腔最低的直腸子宮陷凹緊密相連。因此臨床上大多通過這個部位進行盆腔穿刺,或者對盆腔膿液進行引流,另外也可以作為手術入口。
臨床上如果有盆腔炎癥,炎癥滲出物可形成盆腔積液,或者宮外孕發生破裂,出現內出血。積血、炎性液體就會積聚在盆腔最低處,也就是直腸子宮陷凹,患者會感覺肛門墜脹。此時醫生可以在陰道后穹窿進行穿刺,抽出盆腔內的積液,再進一步送病理檢查或進行細菌培養,可以為醫生診斷疾病以及治療疾病提出依據,有助于臨床診治。如果積液較多,也可以進行穿刺抽液治療,或向直腸子宮陷凹處注射藥物治療。
除此以外,陰道炎、宮頸炎需要陰道塞藥,一般醫生也會囑咐放到陰道后穹窿部位。因為這個部位比較深,藥物不容易脫落,藥物在陰道內停留時間比較長,藥物會在這個部位緩慢溶解釋放,發揮藥物治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