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膝蓋旁邊凹下去一點可能是生理性凹陷,也有可能是脂肪堆積、先天性發育不全、缺鈣、外傷等原因導致,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1、生理性凹陷:在膝關節周圍,髕韌帶兩側與股骨和脛骨內、外側髁可構成內、外兩個凹陷,即膝眼,且兩側對稱,不伴有骨畸形、疼痛等不適,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2、脂肪堆積:部分家長給寶寶喂養過多,可能使腿部堆積大量脂肪,在膝蓋外側脂肪較薄弱部位,便可自然形成凹陷。建議家長遵照醫囑適當調整喂養量,避免寶寶攝入過量。
3、先天性發育不全:如果寶寶存在先天發育不良的情況,可導致膝關節畸形,出現凹陷。如果沒有影響行走和外觀,一般不用進行特殊治療,但如果影響行走和外觀,建議進行石膏固定或手術復位治療。
4、缺鈣:如果寶寶長時間挑食、偏食,容易導致鈣攝入不足,使下肢骨骼發育不良,導致膝關節周圍骨骼軟化而形成塌陷,可能伴有夜啼、枕禿等癥狀。家長可以遵醫囑給寶寶服用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維生素AD滴劑等藥物治療。
5、外傷:如果寶寶腿部受到磕碰、擠壓傷,可使膝蓋周圍組織受損,導致骨骼或軟組織塌陷而形成凹陷,常伴隨哭鬧、嗜睡、下肢活動障礙等癥狀。需要使用支具固定下肢,如果伴有骨折,可以通過手術修復骨折部位并進行外固定。
除了以上情況外,還可能與骨肉瘤有關,建議及時去醫院小兒骨科就診,進行X線、血常規、核磁共振等檢查,明確具體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