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宮頸糜爛患者可由專業醫師艾灸關元、中極、帶脈、次髎、三陰交等部位,起到行氣血、清濕熱、固帶止帶等作用。
部位宮頸糜爛患者可由專業醫師通過艾灸關元、中極、帶脈、次髎、三陰交等部位進行改善。關元位于臍下3寸。中極位于臍下4寸。帶脈位于第11肋端直下平臍處。次髎位于第2骶后孔中,約當髂后上棘下與督脈的中點。三陰交位于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后緣。
關元穴位置圖
中極穴位置圖
次髎穴位置圖
帶脈位置圖
三陰交位置圖
功效關元、中極皆為任脈俞穴,二穴又與足三陰經相交,艾灸這兩個穴位可行氣血,清濕熱,以祛濁穢。艾灸帶脈可固帶止帶。次髎為膀胱經俞穴,艾灸次髎可祛濕、清熱、除邪。三陰交為脾經俞穴,又為足三陰經交會穴,艾灸三陰交可調肝、脾、腎之經氣,行氣活血,需養胞宮。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時應由專業人士進行,避免發生燙傷。
[1]向陽,向云飛編著.古法艾灸 防治不孕不育癥[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10.65.
[2]陳少宗著.現代針灸學 婦科疾病的針灸治療[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8.10.337.
